新华北美网 > 资讯 > 正文

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|徐懋庸在花园坊几易其居

2023-08-30 13:35:39 来源: 新民晚报

徐懋庸,作家、翻译家,原名徐茂荣,笔名众多,如致立、高平等,精通英、俄、法、日等语言,译笔畅达,写作以杂文见长,活跃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坛。

徐懋庸早年住在花园坊(今瑞金二路129弄),先后在103号、106号、107号居住过,直到1938年离沪奔赴延安。

图说:花园坊106号 新民晚报记者 金晶 摄


(资料图片)

翻译海外进步书籍

徐懋庸出生于浙江上虞下管镇的一个贫困家庭,成长时目睹了镇内地主乡绅与中农贫农的巨大差距。那时,徐懋庸家属于“润山堂”一支,都是勤劳节俭的中贫农,其父起早摸黑地做筛面粉用的纱筛维持生计。徐懋庸不到10岁,就在小学老师的领导下参与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集会活动。

1926年,15岁的徐懋庸在家乡的民强小学做教员,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受党委派来上虞活动的叶天底,而后参与了他所领导的革命运动,并担任秘密刊物《石榴》的编辑。次年大革命失败,徐懋庸被反动派通缉,不得不逃亡至上海。

来到上海后,徐懋庸为谋生发愁之际,在报纸上看到国立劳动大学的招生广告。该校不仅不收学费,还提供膳宿,他以“余致力”为化名赴考,并顺利入学。在三年的学习中,徐懋庸为了阅读外国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书籍,自学英语、法语,还向同学请教日文,始终坚定地追求成为一名革命的文化工作者。

1930年,徐懋庸回到浙江临海回浦中学教书。三年后,他辞去教职,再度进入上海,以翻译日法进步书籍为业,同时不断寻求进入革命文化界的机会。

起初,徐懋庸屡屡碰壁,曾向黎明书局、商务印书馆、中华书局投稿未果。幸运的是,他在向《东方杂志》寄稿后引起了胡愈之的关注,在其帮助下为生活书局译成日本山川均的《社会主义讲话》,自此在上海立足。

译书期间,徐懋庸由钟敬之牵线,搬进花园坊的一个亭子间。同年,原住103号《社会与教育》编辑部三楼的黄源夫妇搬走后,徐懋庸便携家住进此处。1934年春,徐懋庸加入左翼作家联盟,他又从103号搬到106号2楼,与当时住在107号的曹聚仁毗邻而居。

与曹聚仁无话不谈

花园坊位于黄浦区瑞金二路,北邻复兴中路,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建成,脱胎于后期石库门里弄,为新式里弄住宅。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,花园坊名人云集,既有作家如徐懋庸、曹聚仁、黄源等人居住于此,又有茶叶专家吴觉农、企业家董竹君、历史学家卫聚贤、音乐宗师黄自等人在此寓居。

106号与107号楼紧挨在一起,位于花园坊南部,均为三层红砖洋房。一楼设开敞式的小庭园,二楼阳台挑出,有黑色铁艺扶栏,二、三楼的窗户框采用暗红色,与砖红色外墙相搭配,更显质感。在花园坊106号时,徐懋庸与曹聚仁贴邻相处,据说他常从自家的阳台一脚跨到曹家的阳台,然后两人便倾谈至深夜。107号楼的三楼是曹聚仁之前花了二百元买下的,原租客走后,他便邀请徐懋庸夫妇搬到曹家楼上居住。于是,徐懋庸便成了他的房客,二人相知更深,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。

徐懋庸颇受曹聚仁照顾,曹聚仁时任大学教授,收入稳定,而徐懋庸全靠稿费收入,经济状况不稳定,房租交得全无准期,但是曹聚仁并不在意。据曹聚仁回忆,二人有一个共同的嗜好,就是喜欢看绍兴戏,还都是吴昌顺、筱凤彩的戏迷。

徐懋庸在107号楼居住了三年之久。1936年之后,因“左联”解散和“两个口号”等纠纷,徐懋庸与鲁迅产生隔阂。1938年,他离开上海前往延安,希冀弄清当时论争的是非曲直。

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实习生 范久清

关键词:

[责任编辑: SH002 ]
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95620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