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环球聚看点】重视任务式指挥背后的“软实力”
【资料图】
所谓任务式指挥,即上级只向下级明确任务而不规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,由下级根据上级意图和战场实际情况,独立自主地指挥部队完成任务。它是因应现代战争中战场范围广阔、兵力部署分散且作战节奏加快、情况复杂多变,不确定因素增多,高级指挥员无法对下级施加直接控制而采取的一种指挥方式。实施任务式指挥,除先进的通信网络、指挥控制系统、保障手段等硬件基础外,看不见的无形“软实力”的支撑不容忽视。
相互信任形成的内聚合力
信任既包括能力上的认可,也包含情感上的认同,是实施任务式指挥的基础,只有相互信任,才能构建起有凝聚力的战斗团队。对于上级而言,只有对下级指挥员和任务部队充分信任,相信他们能够准确领会意图、坚决执行命令、有效完成任务,才敢于充分下放权力,给予尽可能大的发挥空间,而且也是有效调动下级自主性的前提;对于下级和任务部队来说,只有对上级指挥员充分信任,相信其具有正确的判断力、高超的指挥能力和敢于担当的品质,才能够围绕作战意图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,勇于冒险、敢打硬仗而不怕追责,坚决而灵活地执行命令。同样,友邻部队之间也需要充分信任、相互理解,才能通过默契配合和主动协同形成整体合力。
充分的信任,不是通过明确指挥关系、赋予指挥权力就能形成的,是需要通过重大任务、联合演训进行反复的交流碰撞、磨合协同,增进理解、增强互信、凝聚共识,最终形成高水平的协作能力。
一致理解达成的共同认识
对作战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的一致性理解,是实施任务式指挥并实现总体作战意图和作战目标的关键,只有形成共同的认识和目标指向,才能实现行动上的协调一致。达成一致理解,首先是上下级之间,即各级指挥员能够站在同一层面思考作战问题,形成共同认识,且能够换位思考彼此的关切,下级理解上级要达成的目标,上级理解并尊重下级依据战场态势变化的机断行事;此外,同级指挥员之间也同样需要保持对关键问题的相同理解,能够对战场态势、作战意图、作战目标和关键任务达成共识,进而保持同步、主动协同并达成联动作战效果。德军是最早实践任务式指挥的军队,为了达成对作战的一致性理解,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参谋人员选拔、培养制度。总参谋部的人员和下级部队参谋部的人员,按照同样的标准一体选拔、按照同样的模式一体培养、按照统一的成长路径一体统筹任免,特别是各级作战参谋都是经过柏林战争学院标准化的教育训练,养成了一种通用的思维方法,能够在战时形成同步的同质化集体思维,且相同的培训经历也使沟通交流更顺畅,利于达成对作战问题的共同认识,以保证上级意图实现。
实现一致理解,需要在平时就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任职培训体系,培塑同质化的作战思维和理念,同时在作战过程中,各级指挥员及其参谋机构在作战全过程保持协作与对话,建立和保持共同认识。
指挥文化承载的固有惯性
指挥文化是一个国家军队在长期的作战实践中,在指挥领域形成的传统和习惯,不同军队的指挥文化各有不同。有的严格按照决策程序,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内容、具体的规定和严格的操作方法,作战命令对下级行动进行全面详细规定,具有明显的程式化和标准化特点;有的注重决策的时效性,突出强调的是结果,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必要环节上,而不在细节上纠缠,作战命令则简洁明了,只规定“做什么”和“为什么做”,而不具体规定“怎么做”,具有简短且重点突出的特点。这些不同的指挥文化传统会对实施任务式指挥产生一定的惯性影响。纵观我军革命战争实践,对于凡属战略和战役中的重大问题须由中央军委总揽外,对于战役中具体打什么目标、什么时间打、如何打等问题,往往交由战役指挥员根据战场实际灵活决策。我军这种提倡发挥主观能动性、发扬军事民主,在坚持集中统一指挥的同时,注重赋予一线指挥员行动决策权的优良传统,与任务式指挥“示以任务而不示以手段”、充分发挥下级指挥员主动性的理念高度契合。
实施任务式指挥对指挥文化、指挥习惯的改变,需要引导各级指挥员及部队形成对任务式指挥及其原则的共同认识,上级要敢于适当放权,下级应勇于担当,积极发挥主动性,勇敢地去夺取胜利。(赵先刚 王权 吕聪)
关键词: